信息簡報
鞍山市中心醫(yī)院圖書館
2016年第19期(總第523期)
大醫(yī)醫(yī)學索引
骨質疏松癥專題(六)(檢索詞:Osteoporosis )
日本絕經后骨質疏松治療中加入巴多昔芬
近期日本批準了一種新的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jié)劑,巴多昔芬(BZA),用于絕經后骨質疏松的治療。2年的II期試驗結果顯示,BZA可顯著改善腰椎和髖部的骨密度,同時維持子宮內膜和乳腺的安全。此結果與2個全球III期試驗結果一致。在一項3年的治療研究中,BZA可顯著降低新的脊椎骨折的發(fā)生率。另一項骨折高危女性的事后分析中,BZA可顯著降低非脊椎骨折風險(與對照組和雷洛昔芬組對比)。一項3年項目的超過2年的結果顯示BZA的效果可持續(xù)5年。在這些研究中,BZA總體安全,病人耐受良好。BZA可作為需長期治療的較年輕女患的首選,并且也是不能或不愿應用雙膦酸鹽的年長女患的適當選擇。
巴多昔芬(BZA)對骨結構強度
影響的髖關節(jié)結構分析評估
在抗彎曲和壓縮力及局部壓曲方面,BZA與骨強度幾何學改善相關。這些改善在常見骨折位置,如股骨頸和粗隆間區(qū)很明顯,與BZA對絕經后骨質疏松高危女性非脊椎骨折所報道的明顯治療效果相一致。
雷洛昔芬用于治療骨質疏松
雷洛昔芬(RLX)是第二代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jié)劑(SERM),目前被批準用于絕經后骨質疏松的治療。RLX對骨和脂類具有雌激素樣作用,而對子宮和乳房細胞有抗雌激素作用。它的主要副作用是潮熱和靜脈血栓栓塞。專家的觀點是,RLX對降低骨質疏松女性的椎骨骨折危險有效,用藥安全,能夠預防乳癌,這些已被考慮進成本效益分析中,是理想的候選藥物。但是既往有靜脈血栓栓塞病史的病人禁用RLX。
脂肪來源的干細胞(ASCs)通過增加
骨生成,抑制脂肪生成而緩解骨質疏松癥
ASCs能抑制骨質疏松性骨髓間充質干細胞(BMSCs)的脂肪生成,促進骨生成。ASC移植后8周時的局部骨密度增加,12周時細胞治療的股骨中新骨生成多于對照組。結論: ASCs體外試驗能刺激BMSCs增殖和成骨分化,體內試驗能增加骨再生,提示自體ASCs有助于暫時緩解骨質疏松。
甲狀旁腺激素受體類似物
用于治療骨質疏松癥的研究
近期的前臨床研究顯示,抑制蛋白類似物具有PTH的骨合成代謝作用,且不伴有骨吸收增加。然而,還不清楚這些類似物是否有副作用以及至今還沒有其療效的臨床數據。另一方面,幾種來自PTH和PTH相關蛋白(PTHrP)的分子也已研制出來。多種給藥途徑的PTH 1-34(口服、透皮)、PTH類似物ostabolin、N端PTHrP類似物PTHrP 1-36和abaloparatide也已經或正在進行臨床試驗,很可能在不久的將來用于臨床。
左旋肉堿治療男性骨質疏松的效果
接受左旋肉堿(4g/d)超過2年的男性,其腰椎BMD明顯高于對照組。24個月時兩組間股骨頸BMD、全髖BMD和四肢骨骼肌(ASM)的相關改變差異明顯,分別為25.30±31.09、10.67±21.35和21.58±19.47%。治療結束時,兩組血清I型膠原交聯肽(一種骨吸收的指標)的平均水平均下降。12個月或24個月時,骨堿性磷酸酶(一種骨形成指標)的相關改變均值差異顯著。左旋肉堿對男性骨質疏松有效,研究結果支持其用于男性骨質疏松的治療。
硼替佐米抑制破骨細胞生成和
牙齦卟啉單胞菌脂多糖引起的牙槽骨吸收
硼替佐米是新的抗骨髓瘤制劑,對骨形成具有直接的有益效果。我們的研究顯示,硼替佐米可直接抑制RANKL的受體活性和脂多糖依賴性破骨細胞分化。有趣的是,硼替佐米介導的破骨細胞生成抑制是短暫的,因為一旦從培養(yǎng)基中去除硼替佐米,則破骨細胞分化完全恢復。在牙周炎的小鼠模型中,硼替佐米防止牙齦卟啉菌脂多糖引起的牙槽骨侵蝕。這些數據不僅提示了以前未受重視的硼替佐米具有調節(jié)骨吸收的作用機制,而且還促進了硼替佐米抗骨髓瘤以外的新應用。
催產素對骨質疏松兔的骨量和
骨髓脂肪量的作用的縱向評估
早期體內催產素(OT)治療可減慢兔的骨破壞,減少骨髓脂肪積累,此結果與病理所見一致。OT治療在預防骨質疏松方面很有潛力。
間歇性甲狀旁腺素治療對骨質
疏松癥病人血漿葡萄糖的影響
研究結果提示了PTH對血糖的總體影響。PTH對葡萄糖代謝的影響是部分通過其對骨代謝的影響,但其對胰島素分泌、抵抗、胰腺β細胞功能和脂肪量無影響。
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
抑制劑對骨密度的作用評估
結論: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治療與BMD降低相關。進一步研究應確定SSRI用藥是否是骨質疏松的危險因素。
氯化鎵對維甲酸所致細胞
凋亡性骨質疏松鼠的效果
結論:氯化鎵可增加骨DNA含量,通過降低脂質過氧化作用而抑制骨細胞的凋亡。
氯喹通過防止TRAF3降解而
減少骨質疏松小鼠的破骨細胞生成
數據顯示,TRAF3的自體吞噬/溶酶體降解是破骨細胞前體(OCPs)中RANKL誘導NF-κB活化過程中的重要一步。而且,提高OCPs中TRAF3水平的治療,如用氯喹等藥物抑制其降解,可使常見骨病病人的骨破壞受到抑制。
尿鄰苯二甲酸酯代謝物與老年女性
骨密度降低和骨質疏松危險的關系
結論:尿鄰苯二甲酸酯代謝物與絕經后女性低BMD和骨質疏松高危相關。我們的研究提示鄰苯二甲酸酯暴露背景可能對骨內平衡和BMD產生不利影響。
四烯甲萘醌治療骨質疏松
結論:目前的研究揭示了四烯甲萘醌對絕經后女性和糖皮質激素用藥者的骨骼具有正面影響,專家的觀點是,四烯甲萘醌可作為二線藥物用于脊椎骨折高危的絕經后骨質疏松女性。
雌激素刺激通過MC3T3-E1
細胞的枯草桿菌蛋白酶類前蛋白
轉化酶PACE4來促進成骨細胞分化
研究結果強烈提示,PACE4參與了至少在成骨細胞分化中的骨形成,雌激素受體介導的刺激可通過上調PACE4的表達來誘導成骨細胞分化。
靶向PPARγ中斷對骨重建的影響
研究發(fā)現,PPARγ通過增加大量的成骨細胞修復,但不是在骨骼發(fā)育期間,而對骨重建具有重要的作用。
抗抑郁藥安非他酮對去卵巢
鼠的骨質疏松具有緩解作用
結論:安非他酮的骨保護性能可能是其對破骨細胞形成的誘導因素和炎癥抑制的結果,它可穩(wěn)定破骨細胞,降低骨基質的降解或吸收。
血管緊張素II受體阻滯劑,
奧美沙坦,對長期臥床和廢用
綜合征老年高血壓女性骨代謝的作用
結論:目前的研究顯示,ARB對骨吸收加速的高血壓病人(如老年臥床女患)的骨吸收具有抑制作用,提示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對骨代謝具有重要作用。對于老年高血壓病人,ARB可能具有維持臥床病人骨健康的潛在附加效果。
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的基因多態(tài)性
對中國絕經后女性骨質疏松危險的影響
研究發(fā)現,IGF-I rs35767的TT和CT+TT基因型與骨質疏松危險和BMD水平相關。
氨甲喋呤通過減少RANKL誘導的鈣流入
破骨細胞的祖細胞從而抑制破骨細胞生成
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RA)病人通常發(fā)生骨質疏松,據報關節(jié)破壞需要破骨細胞的作用。氨甲喋呤治療因可預防骨質疏松和關節(jié)破壞,可能對破骨細胞活性高的RA病人產生有益效果。
雷尼酸鍶對重癥地中海貧血相關性
骨質疏松女性的骨量和骨代謝的作用
本研究是第一個關于雷尼酸鍶治療重癥地中海貧血相關性骨質疏松的效果的報告。雷尼酸鍶可改善BMD,使骨代謝指標正?;?,降低硬化蛋白水平。
阿托伐他汀對高脂喂養(yǎng)的去卵巢
大鼠骨質疏松及血脂異常的影響
阿托伐他汀可預防血脂異常,逆轉肝脂肪變性,優(yōu)化骨成分,改善骨力學性能。目前研究提供的進一步證據表明,阿托伐他汀可能有助于骨質疏松癥伴血脂異常的治療。
α-硫辛酸在骨量減少預防和治療中的新作用
目前的數據顯示,α-硫辛酸可防止骨量減少,其機制涉及抑制破骨活性氧產生和上調氧化還原基因的表達。
絕經后糖尿病女性應用二甲雙胍
和西他列汀的抗骨質疏松效果評估
結論:二甲雙胍既無成骨作用也無抗骨質疏松效果,而西他列汀對調節(jié)骨代謝有積極作用。
薯蕷皂素對維甲酸誘導的
骨質疏松大鼠的骨量流失的預防
結論:薯蕷皂素可預防試驗大鼠的骨丟失。作用機制可能是提高雌二醇的雌激素水平,抑制骨的高代謝率。